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2-27 09:07
(一)数控加工在机械加工车床设备的应用
在进行机械加工时,进行作业的设备是加工作业的基础,一切操作都得经过设备的正常运行完成。所以,设备进行作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最终的加工结果无疑有深远影响,同时也关乎生产效率,进而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后由于其同时具备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先决性条件,能为设备进行准确加工和保证加工质量,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也能实时对整个设备运行状态加以监控和分析,大大降低因为人为误触和设备故障造成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发挥设备完整性能和加快生产效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数控加工在工业生产的应用
工业生产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构成,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致使其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远远大于其他行业。传统的加工方式利用人工参与加工的程度较深,对进行操作和控制的人员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特别是对金属冶炼、矿物开采和玻璃制造等危险性和污染性较大的行业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用电脑代替人员工作的危险部分,保证加工生产的安全性和持久性。由此看来,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准确执行人员输入的操作指令完成作业,还能避免人员可能受到的伤害和缓解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来说都大大增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数控加工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近三十年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飞速增长,人们对高水平高质量生活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发达的经济也能支撑民众的需求,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国产汽车品牌也从原先价格低廉而质量差强人意的状态中缓缓走出,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想要生产出好的汽车就得重视汽车结构和零件的生产工作,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使用数控技术的设备进行生产和加工,得到的零件符合加工标准且有良好的通用性,而零件通用性对汽车来说非常重要,关乎以后的维修更换工作。其次,使用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的零部件,对汽车商家能否生产高性能汽车尤为重要。再者,数控技术还能激发新的设计加工理念,打破传统的束缚,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进程,使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取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四)数控加工在煤矿开采工业中的应用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对能源的需求较于其他国家显得更为迫切。而我国在能源储备上属于明显的油少煤多的情况。所以,对煤矿的开采是能源行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煤矿开采面临着开采强度高、开采难度大和工作人员危险性较高的难题。经过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和实验,新型煤矿开采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在加快开采速度、提高开采质量的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然而传统操作设备的手段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无法发挥设备的全部性能,而且作业持久性也得不到保障。通过数控技术的应用,将用电脑代替人员对设备和开采情况实时进行监测和控制。在电脑强大的计算能力面前设备将发挥出较具效率的作业状态,减少开采过程中的浪费,在发生危险时还能自定预警和实施程序应急预案。这样既降低了煤矿开采作业的危险,又实现了煤矿资源开采的优化。
数控加工
相关新闻
2019-09-02
苏州跃尔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使公司更加具有竟争力,2010年投资2000万元及2018年又投资500万元,添加压铸机、X光探伤设备、光谱分析设备及各种产品性能测试设备,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公司目前已通过ISO9001-2015认证,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我司秉着“追求好品质,服务及时化”的企业宗旨,以完善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不断地承诺与服务客户,与您共创美好的明天!
2019-09-02
苏州跃尔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座落于苏州相城区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北临沪宁高速、东靠苏嘉杭高速,交通便捷。公司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滚筒洗衣机支架轴、三角架、皮带轮、门铰链、门钩、十字架、风叶轮、轴承座等制造、销售和服务。
2019-09-24
跃尔瀚机械科技服务宗旨
苏州跃尔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座落于苏州相城区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北临沪宁高速、东靠苏嘉杭高速,交通便捷。自成立之日起就专主要从事滚筒洗衣机支架轴、三角架、皮带轮、门铰链、门钩、十字架、风叶轮、轴承座等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我司秉着“追求好品质,服务及时化”的企业宗旨,以完善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不断地承诺与服务客户,与您共创美好的明天!
2019-09-24
中国GDP核算改革是对世界的贡献
近日,联合国统计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世界银行数据开发局负责人陆续致函国家统计局,称中国的GDP核算改革“是令人欣喜的进步”,“提高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数据的可比性”。此前,联合国统计司副司长伊沃·哈文格将这一改革称为“是对世界的贡献”。
2019-09-24
中国制造完成从“能用”到“用得好” 还要“用得爽”
消费者们期待中国制造完成从“能用”到“用得好”的升级后,还能实现从“用得好”到“用得爽”的升级,这对供给侧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